一场充满想象和氛围的流动的巴黎城市盛宴,正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徐徐展开。这是展览“摩登巴黎1914—1945:建筑、设计、电影、时尚”,从丰富交织的视角回溯现代性在巴黎上世纪黄金年代的萌生与蓬勃。
展览由知名建筑史学家让-路易·科恩(Jean-Louis Cohen)、建筑师帕斯卡·莫里(Pascal Mory),以及时尚史学者凯瑟琳·奥尔默(Catherine ?rmen)共同策展,由Diller Scofidio + Renfro建筑事务所(DS+R)担任展陈设计,何见平担任平面设计。
(相关资料图)
三百余件展品集结在这个展览中,包括建筑模型、手稿、绘画、珠宝、摄影、电影、服装,以及由DS+R建筑事务所创作的数字空间等。从私密室内空间到庞然的城市规划尺度,从珠宝到服饰再到电影图像,展览所呈现的可谓是巴黎这座城市三十年的创造激情史。DS+R建筑事务所亦为展览开发了多种展示形式和技术,如特殊的投影和光效、多屏幕沉浸式体验影像等。
两次世界大战之间,随着法国取得对德战争的胜利,巴黎,这座急遽扩张的城市成为了现代技术和文化的实验室,其影响对欧洲乃至全世界都达到了巅峰。
巴黎城市的工业结构因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;电影和时尚揭示着新的城市资产阶级的愿望,为现代梦想提供了舞台;基于工业成就,依靠丰富的奢华手工艺资源,新的空间和视觉策略应运而生;各种城市建设项目使得建筑、室内设计和城市规划发生了巨变,艺术家和设计师也纷纷开始探索新的艺术与设计语言;巴黎的秘事奇闻不仅为摄影师和电影人所记录,也被作家与学者所书写。俄罗斯移民、美国作家、匈牙利摄影师,以及德国哲学家在巴黎的咖啡馆和沙龙里找到了他们创作的沃土。
于是1914年至1945年的巴黎,成为一段各个领域密集创造的高光期。
此次展览是继“市民都会—上海: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”展览(2016年)之后,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再次与中国观众分享现代主义的多样性,以及人文艺术在城市面临历史转型时起到的重要作用。以现代城市为例,展览也希望为上海的都市现代性研究提供多种历史参考。
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。
作者:范昕
编辑:姜方
责任编辑:李婷
标签: